二建站群
广南独特的稻作文化
信息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9-02-28      发布者:admin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QQ好友

壮族源于我国秦汉时期南方的“骆越”、“西瓯”、“乌浒”等部落。汉晋时期牂牁郡句町县境内的“僚”、“濮”人,就是今“布雅依”(沙人)和“布侬”(侬人)等壮族支系的先民。广南县境内聚居的壮族与广西壮族、云南傣族以及贵州布依族,同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民族,至今仍有大部分语言相通,饮食生活习俗相近。但是,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汉晋以来受内地汉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传承至今的广南壮族稻作文化,与其他壮族地区的稻作文化相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古代“百越”民族的“村寨多依山傍水,沿河聚集而居,以无水不驻,无山不稳,无树不安,无田不居,宁居陡坡,不占良田的稻作文化准则,并传承至今。


广南壮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先进文化的“稻作民族”。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人类从渔猎和采集为生过渡到以农为生的新旧石器时代,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上(包括广南)的壮族先民已开始将野生稻训化为栽培稻”。千百年来,壮族先民们由于在经济、文化上与汉族人民频繁交往,善于吸收汉族农业生产中的先进经验,从而使本民族的“稻作文化”发展水平较高。明万历《云南通志》卷四记载:“侬人、沙人,男女同事犁锄。”明正德《云南通志》卷七说:“沙人善治田。”清乾隆《开化府志》卷九也记载:“黑土僚,喜种水田。”

在壮族社会中,“那”是壮语“水田”的意思。你若踏入广南境内,会发现有许多冠名“那”字的村寨。如,县城附近就有那糯、那莫、那甲、那浮、那们。这些村寨十之八九都是壮族,他们都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生活来源,是名副其实的“稻作民族”。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广南是人工栽培驯化野生稻的发源地,是传播“稻作文化”的起点。特别是2017年11月在坝美镇大阴洞遗址发现云南目前规模最大的早期洞穴墓地,出土距今大约6万年前的疑似水稻植硅体的碳化稻,证明广南县的稻作文化遗存在世界稻作起源的研究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故推测亚洲最早种植稻谷的地区在广南。


Copyright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3005842号-2滇公网安备 53262702003023号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
二建站群